张驰 | 一条河,一群人,一份坚守与孤独的传承。
摄影:张 驰 访谈:何 青
一条河,一群人,一份坚守与孤独的传承。影像是对过去的挽留,然而往事不可追。河边慢悠悠讲故事的老人,倔强背过身的少女,都在时间里慢慢重叠褪去,代之以其他人的脸庞。正如某本书里写的,“这些人的笑容让他回忆起所有的一切,回忆起自己一生中当年曾经爱过的一切,回忆起自己一生中当年曾经认为有价值和神圣的一切。”
——何 青
张 驰
1994年,出生于江苏徐州
本科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摄影系
现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攻读摄影硕士研究生
曾获
2017IPA国际奖中国摄影大奖赛艺术类金奖
浙江省第十五届摄影艺术展银奖
第二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优秀新人奖”
▼
《大运河素歌》
(部分作品)
我的家乡徐州,正是一个深受大运河影响的城市。徐州有个叫做运河镇的地方,或鲜为人知,或少有耳闻,但它却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运河命名的小镇。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运河的面貌在许多地域也都焕然一新,但运河镇的大运河仿佛遗世而独立,依旧保留着原始质朴的气息。你似乎能看到几百年前运河人民悠然泛舟捕鱼、造船运输的原始场景,远远凝视,或诗意或壮美,既陌生又熟悉,有的画面仿佛只在电影里见到过,亦或是蕴藏在诗词的意境中,宛如一首素歌,浑然天成,娓娓道来……
▼
《背影》
(部分作品)
年少时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被先生细腻文笔下父爱的含蓄与深沉所打动。长大后,摄影成为了我关照现实、表达自我的方式。在摄影里我更喜欢那些具有多义性表达的照片。所以,我时常为生活中那些神秘的背影而着迷。因其充满未知性,它们总是挑逗着我的好奇心。同时,一张背影的照片,也记录和映射了在按下快门的那个时空里,我的情绪与心境。这些背影或诗意或荒诞,或安宁或忧郁。相信每个看照片的人心里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但请遵从属于你内心的那个答案。
H:何 青
Z:张 弛
H:《大运河素歌》以景观摄影的方式展示了一个素雅的今日运河。在这里“素”不仅是精神内涵,也是统一的视觉风格,那么这种“素”的主题与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Z:我觉得形式与内容永远是相辅相成的。一切技术手段与视觉形式都要为作品力图表达的核心服务。首先,“素”是当地最真实的环境与生活形态,我在我的作品阐述里也写到,这里的运河仿佛遗世而独立,充满着质朴的气息,你似乎可以看到几百年前运河人民悠然泛舟捕鱼、造船运输的原始场景。甚至我在这种“素”里看到了一些诗意,让我想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所以我也要尽可能地以“素”的画面基调与视觉样貌来呈现当地本身固有的“素”的属性。其次,这也与我一直以来的影像风格相吻合。风格的形成可能和我个人的性格、长期的拍摄习惯、日常的文化积累、特殊的生命经历以及专属的视觉喜好有关吧。总而言之,作品风格往往是映射了你这个完整的人。比如深濑昌久的《鸦》,他自己后来也说「那些乌鸦,他们本身已不是重点,我自身已是其中一只……」生活中看过我作品的人,他们给予我一个共同的反馈:我的照片总能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的确,我始终在照片中寻求一种“安静的表达”。比起充满画面张力的视觉叙事,我更侧重于画面意境与氛围的代入感,同时我也希望我的照片能够让观者也安静下来,毕竟在当下这个有些急速且日渐浮躁的社会中,片刻的安静也显得极其宝贵了。
H:这组作品中的环境肖像多为中老年人,他们由于往日的情怀而舍不得离开运河,你对此是怎样理解,并如何在影像中表达出来?
Z:这些中老年人,他们很可能是最后一代靠水而居、以运河为生的人,他们的子女大都不再继承父辈的传统,纷纷走向城市追求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同时,“原生态”与“诗意”只是美好的愿景,其背后是不可逆的城市化改造,所以我想挽留一份即将消逝的纪念。他们大都文化水平不高,也不善言谈,但每每聊到运河的话题,总能感受到他们莫名的兴奋与自信。这很让我感动。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态拍下了这一张张环境肖像。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在他们热恋的运河边,为他们留下可能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最后的运河肖像。
H:拍摄需要大量的田野调查,你是怎样计划、思考并去执行?
Z:大运河流经的每一个地域都孕育了不同的风俗与文化,那么我就需要在运河镇这个地方找到我所需求的拍摄动机和有价值的切入点。起初我先是在网络上搜寻关于运河镇的图文资料,希望先对当地历史、文化、风俗等信息有个大体上的认知,但当我以“运河镇”为关键词条在百度上进行搜索时,别说照片,就是与之相关的文字信息都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也几乎没有价值。这让我有些担忧,但同时又有些小窃喜,因为这说明此前可能没有人对这个地域进行过走访、调查与研究,如此一来我就有可能成为从事这个项目的第一人,即便可能会付出很大的艰辛。我始终相信,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拍出生活的本质。于是我只身一人,来到运河镇新河乡的一户人家住了下来。在拍摄之前,我花了几天的时间,对当地的各个村落进行了考察,基本熟悉了该地域整河流走向、生态地貌等问题,通过我自己的观察与总结,当地的运河大致呈现两种形态:用于养殖捕鱼的河道和用于造船运输的航道。所以在【运河景观】这个单元中,我的拍摄内容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呈现。同时在边走边拍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采访了当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了解当地具体的生活状况、风土人情,做了详实的笔录。我还找到了当地的村支书,因为他对整个地域的环境与居民了解得比较透彻,在他的带领下我顺利采访了十几户土生土长的运河人家,【运河肖像】的拍摄就是以他为桥梁进行展开的,也多亏了他,让我大大减轻了在拍摄过程中与陌生人沟通、获取信任的难题。
H:《大运河素歌》既是主观的艺术创作,也是具有社会学背景的图像资料。那么对于当代纪实摄影中难以避免的主观与需要保持的客观,作为创作者的你是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矛盾?
Z:我始终觉得摄影这个行为,永远不存在绝对的客观,当你在对你的被摄对象进行甄别、对角度、构图、光线以及按下快门的时机进行选择的时候,这些都是为了完成你的拍摄意图主观意识参与的结果,是你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我必须承认,我是有主观情感因素参与的,我选择拍它是因为我真心喜欢它,因为它在我的家乡,是我熟悉的土地。“主观”是过程,对于“客观”,我仅仅把它当作一种目的,力图在照片事件的真实性上不去做大幅度地修改。我在拍摄运河景观时,希望呈现“大运河就是当地人的母亲河”这种特殊的人地关系,所以我尽可能地与被摄对象保持着“安全距离”,剔除游客般地视角,告别观赏者的身份,处在一个较远地位置安静地凝视,这样我才能看到一幕幕最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因为镜头有意或无意的介入,都会扰乱生活本身固有的秩序。一切有动机的拍摄都要以尊重被摄对象为前提的。在我看来,“主观”是作者态度的体现,“客观”背后是社会学层面的意义,二者并不矛盾,但需要把控好各自的尺度。
《大运素河歌》/ 部分
H:《背影》为什么选择黑白与正方形构图,有何特殊用意吗?在整个作品的中,你更侧重于表达什么?
Z:黑白是因为我想尽量减少画面当中纷杂的色彩对观看者视觉上的干扰,让视线能尽可能的聚焦于一张张背影上面。正方形的构图通常用来以中规中矩的方式拍摄肖像,我在拍这些背影时也是怀着同样的肖像态度,只是拍摄方向不同罢了。每一张都不是随意的拍摄,我会很细致地考究每个背影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更注重画面氛围感的营造。选择背影作为我的拍摄对象,其一是因为背影自身的神秘属性,总能引发观者无穷的联想与想象,因为看不到主人公的样貌和神情,你会更加好奇的地揣测主人公的心情。另一方面,我想使用一种含蓄的方式来,来表达我在按动快门的那个时空下我的所感、所想、所思。一直以来我喜欢多义性的照片,所以我尽可能地在表达的时候,让画面营造的氛围将观众的情绪带入,同时又与观众拉开距离,把最终解读的权利留给每一个观看作品的人。每个人看到这些背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请遵从于你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
H:在这些背影中,哪些是最打动你的,你希望观众从中感受到什么?
Z:其实每一张照片都是足够打动了我才驱使我按下快门的。感触较为深刻的是那张趴在岸边石头上的孩子的背影。那是2014年在兰州黄河边看到的一幕。每个看照片的人都可能有着不一样的解读,有的人觉得有趣,有的人感受到了童真,而对于我来说,那一刻我看到的是最鲜活的生命,是人与自然不可割舍的血缘,如此亲切、真实而生动:伟岸的黄河水边,只有一个孩童悠闲地沐浴着夏日午后最温暖的阳光,仿佛尽情地享受着这片土地给予他的一切生命的馈赠。可能是因为“孩子”与“母亲河”这样两种特殊的身份与联系所产生的“归属感”太强烈了,以至于让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人对于土地深沉的热爱与眷恋。
《背影》/ 部分
H:我喜欢新娘那张,有点浪漫的迷茫和感伤。
Z:我也很喜欢那张。那是在无锡太湖边拍的。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新娘和新郎在湖边拍婚纱照,可能是已经拍了很久的缘故,新郎已经尽显疲惫,到一边休息了,而新娘依然矗立在礁石上没有离去,似乎她很珍惜也很享受这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新娘从体态上来看,可能无法把她归于美女的范畴,但在那一刻,满满的幸福感或许让她自信地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是沉浸在自己内心的小幸福中无法自拔?还是在追忆和感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来之不易?每个人看到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我希望观众从当中感受到的:属于他们自己独一份的体会。
H:作为一个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摄影专业的“专业摄影师”,你如何推广宣传自己的作品?
Z:其实也没有做过什么刻意的宣传或推广,生活中会不定期的在朋友圈和微博发一些自己近期拍的作品,都是以分享为目的。本科的时候我有个“每日一图”的习惯,坚持了四年,每天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当日拍摄的照片。一是为了养成日常拍照的习惯,将摄影变成如同【衣、食、住、行】一样,成为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为了及时从老师和朋友们的反馈中吸取经验、总结不足。同时长期的积累也形成了我对影像把控能力以及作品风格在时间线上的一个宏观变化,也算是一种成长的轨迹吧。当然这更是保留记忆最有效的方式,我还是一个蛮恋旧的人。时而翻看过去的照片会觉得可笑,但更感动于自己一直以来对摄影的真诚。研究生阶段我开设了我个人微信公众号,“每日一图”也改成了不定期推送的形式与大家见面,继续分享我的摄影的同时,也将我的文字、我所钟情的电影、音乐、展览以及当代艺术等一并分享给大家,让他人看到一个更成熟更有想法的自己吧。其实有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我很少会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就像你捡到了宝贝总想自己一个人藏着掖着的心理是一样的。展览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照片从电子屏幕转换到相纸上才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以作品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与他人交流与学习,是一件更加充实有趣的事。
H:这种专业的学习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摄影对你有哪些改变?
Z:我时常感到庆幸,在这世间能找到比文字更美好的自我表达的方式。不可否认,是摄影重塑了我的“观看之道”,让我变得敏感甚至有些“矫情”,让我能更加细腻地捕捉和感受生命里无数个节点中那些被人遗落的感动,让我能安静地思考观看背后的意义。在“人人都是摄影师”的今天,我觉得学院派教育体系的优势在于,我们所认知的摄影,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与设备,更需要回归摄影的固有属性和本体语言。在从事摄影创作时更像是以一个“Project”的形式来展开,更讲求目的和方法,更考究其学术价值、传播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以及作品在当下的意义等等问题。研究生期间导师总是告诫我们,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在当下这个图像泛滥的时代,如何从千篇一律中脱颖而出,这的确是个值得长期思考的问题。
H:之后有什么创作计划?
Z:近期在系里的研究生实验室看到了很多上世纪90年代的摄影课程作业,勾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我想以此为线索,借助课程作业影像来梳理和探讨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变化发展历程。除此之外是一组与日常情绪相关、我暂且命名为《无名》的作品,会持续地拍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完结,也可能永远不会完结。想尝试在呈现方式上摄影与其他媒介的交叉互融,例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也想尝试一些我以前从未涉足或很少涉足的领域,例如:篆刻、书法、丝网印刷。
《背影》/ 部分
关于 自 然 生 长 85 后中国摄影师成长计划
之所以选择邀请 1985 年后出生的中国摄影师加入这个摄影成长计划,是因为希望能与志同道合且观点相近的伙伴一起探索摄影,一起举办展览,一起完成有趣的项目。
这个摄影成长计划叫作《自然生长》,宗旨是呈现当代摄影师丰富的摄影实践和实验,寓意我最向往的状态——在宽容的环境中自然生长,不被强行扭曲、改造,受到应受的尊重,尽可能自由地创作。
邀请的摄影师们人数众多,他们的作品风格迥异,显示出的对摄影的认知都有差别,但他们孜孜不倦地尝试摄影不局限、不拘泥、不终结于其自身的各种可能性的精神,却很相似。他们努力延伸着视觉表达的维度:无论是模糊媒介的边界使之更具弹性,还是思考形式带给内容的影响,抑或是用最简单的技法强调所处理的主题……
不打算赞美他们的作品的价值,为他们增添任何浮夸的光环。相反,只想以我们的绵薄之力,诚恳忠实地向观众介绍中国当代摄影生态图景的原貌,打开一扇让观众了解 85 后摄影师眼中的当代生活的窗。虽然并不全面,也谈不上代表性,但至少,足够自然。
项目执行:黎光波
项目监制:崔 波
此文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往期回顾
(点击姓名即可查看)
鸣谢(排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如有需要,
请联系我们。